【參訪活動】原住民族青年文化探根暨部落產業認識發展計畫-台東大武鄉加拿美部落(1101008-11)
富山部落原名叫Jianamei(加拿美)原為台東大武鄉第二大的排灣族的部落,但因為環境的變遷人口急速外移至今只剩下40幾戶,而且以老人與小孩居多,更因為八八風災的重創,導致部落人口部分遷移,族人四散至富南、富山部落以及永久屋。活動第一天至民宿放置行李,之後到永久屋與本校原民生的奶奶匯合,由生活在這樣一個大環境的族人帶著學生導覽,並以空間做為演講的主軸,帶領本校原民生前往永久屋以及舊部落作完整的介紹,一個在這四散的部落族人,遇到的困境以及掙扎,引導原民生去認識永久屋之議題,原民生在導覽的過程中,一邊淨村回饋部落。緊接著是創業歷程分享-達興山號,由謝榕佳老師分享與她先生回家創業的歷程,並分享運用自己所學與自身文化結合,並創造新的價值,以及分享在創業前的軟實力培養,引導原民生思考回部落創業之可能性。在一天的碰撞結束返回民宿後,與學生一起討論有關今天所學,並進行討論,希望學生在學習後能思考並吸收。
活動第2天由尤希智老師分享有關加拿美部落的起源以及流浪記,將部落大大小小的歷史故事分享給學生,講師更分享了有關永久屋議題,族人們被迫舉村遷移至大武永久屋展開新生活,在遠離祖先世居的傳統土地後,老師說面臨的不只是失去家的傷慟,更如同「消失的部落」一般,快速從人們記憶中流逝。接著來到大鳥部落的笆扎筏布工坊,由王曉彤經理魏學生分享創業歷程,因為八八風災重創部落,經理為了讓部落婦女也能投入重建工作,藉由巴扎筏文化發展協會與相關單位的輔導下,於部落中成立部落工坊,逐步創造出具有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,並特別分享如何去凝聚部落族人,一起創業並一起創造經濟。緊接著為讓原民生能實際感受到,布工坊的創業精神,更讓學生體驗製作部落LV包。再來就是釀一談記憶-小米酒釀課程,小米酒在排灣族的文化中,在傳統祭祀上佔很大一塊的部分,要喝上一杯特至飲品,可是要等到收穫祭或婚禮上,在釀製的過程中,講師與學生分享有關排灣族傳統祭典儀式的禁忌以及精神。在一天的活動結束後,因適逢大武鄉鄉運,在地本校原民生帶著我們前往傳統射箭比賽場地觀禮,並與在地人一彤觀看傳統技藝比賽,藉由活動使本校學生能更貼近部落。經過一天的部落產業認是以及傳統文化體驗課程的洗禮回到民宿由,讓每位學生分享有關自己部落的產業盤點,並一起做進一步的討論。
活動第3天,因部落族人通常都是基督教信仰,禮拜天是教會禮拜,所有族人會聚集在教會,牧師更是熱情的介紹學生,學生更以一首教會詩歌回饋給族人,禮拜結束後,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糖果餅乾分享給族人吃,並與耆老聊天,運用在學校之所學幫耆老們按摩以及量血壓,透過青年與老人的分組,藉此拉近彼此的距離,以及透過對話收集每位耆老部落之間的情感交流,並用不同的方式讓耆老適應後進行田野調查。用完善後,由本校原民生的奶奶帶著我們去認識藥草,並在認識藥草的過程中,教導排灣族族語藥草名稱,以及功效,並同時採集有關吉拿夫的材料,認識完後返回聚集地製作吉拿夫。講師帶著我們製作吉拿夫,作完後帶著食物去找加拿美部落劉金春頭目以及其他耆老,頭目開始講述部落所遇到的困境以及遷徙歷史,原民生與頭目、耆老們雙向交流,擦出碰撞。接著是「部落講座-尋找失落的箭矢」,因應近幾年來狩獵權之議題,原住民族狩獵文化一直以來都是原住民族文化與國家法律的衝突點,亦是原運者與社會關注的議題,講師透過排灣族狩獵禁忌以及儀式,引導原民生思考狩獵權之議題,並吟唱了許多有關狩獵前之古謠。最後一堂課是「加拿美部落傳統樂舞」,尤希智老師透過耆老收集許多古謠,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傳統古謠與舞蹈,並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與意義。課程結束返回民宿,課程仍不間斷,原民生共同商討針對學習中的所見所聞,運用審議式民主會議將更動能化為行動力,並讓每位學生發表心得。
活動最後一天,邀請大武鄉各部落之青年會會長以及部落青年來到當中,與學生分享各自部落青年會之背景文化、制度,怎麼去凝聚青年力量,由無到有的青年會產生,以及青年會在部落的角色。